太原市醫保服務"亮"新招 四項"新政"辦好惠民實事
太原新聞網 2022/07/13
太原市醫保經辦機構聚焦民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需求,7月1日起,推出優化調整“兩病”保障政策、開通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啟動異地就醫自助備案、建立家庭共濟保障機制四項“新政”,全面提升醫療保障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貼心、暖心的服務,著力打造人民滿意的醫保品牌。
優化調整“兩病”保障政策,進一步減輕“兩病”患者用藥負擔
作為全國“兩病”示范城市,太原市不斷優化和調整“兩病”患者保障待遇政策,2021年3月1日,居民醫保“兩病”用藥專項保障機制起付標準由每年的60元降為每年30元,自2022年7月1日起,又取消了“兩病”用藥專項保障機制起付標準,極大地減輕了“兩病”患者的用藥負擔;同時,已納入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保障范圍的藥品,可由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基金支付。
家庭醫生簽約并經家庭醫生團隊確認“兩病”的可直接納入;未納入門診慢性病保障范圍的“兩病”患者,經指定的二級以上(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按診療規范確診認定并報縣級醫保經辦機構備案后,在參保地縣(市區)醫保經辦機構窗口實行“一站式”受理,即可享受“兩病”門診用藥保障。
自太原市城鄉居民醫保“兩病”工作實施以來,全市已累計待遇登記181117人,其中高血壓患者待遇登記136271人,糖尿病患者待遇登記44846人;累計待遇享受351598人次,其中高血壓待遇享受253526人次,糖尿病待遇享受98072人次。
開通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進一步解決參保患者異地就醫難題
為切實解決參保患者異地就醫“急難愁盼”問題,7月1日起,太原市開通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
直接結算待遇支付政策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即醫保藥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執行就醫地政策;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執行參保地政策。
外省試點地區參保人員在參保地辦理相關手續后,可在太原市開通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試點的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以上5種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參保人員如需在異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慢特病,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可通過醫保經辦窗口、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等多種渠道辦理,備案成功后,在開通門診異地慢特病直接結算醫療機構,可實現門診慢特病費用的直接結算。
啟動異地就醫自助備案,進一步打造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品牌
為深入推進太原市醫保經辦機構“放管服”改革,不斷提高醫保服務水平,經過前期需求調研、系統開發和聯調測試,7月1日,太原市異地就醫自助備案系統正式上線,太原市參保人員將享受到更加優質、方便、快捷的異地就醫服務,由此,太原市成為自2021年5月省直醫保開通自助備案以來,在全省11個市中首個實現異地就醫自助備案的統籌區。
自助備案系統上線后,所有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含異地安置、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三類人員)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含異地急診住院、非急未轉住院兩類人員)都可以通過“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山西醫保”微信公眾號、山西醫保公共服務子系統等渠道實現為自己和他人備案。成功辦理自助備案且單位正常繳費的參保人可在備案地直接使用社會保障卡或醫保電子憑證進行就醫結算,無需再墊付資金。
建立家庭共濟保障機制,進一步增強醫保基金保障和服務功能
為進一步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給參保人員更多選擇、更多保障,7月1日,太原市正式開啟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通過綁定自己的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將授權人醫保個人賬戶余額超過1000元以上部分用于家庭共濟帳戶,被授權人在本人醫保個人帳戶余額為零時可使用共濟帳戶,用于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診療,或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個人負擔費用;繳納居民醫保、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費等,實現家庭共濟。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只需按照家庭共濟操作流程,關注“山西醫保微信公眾號”,進入服務大廳,點擊“個人信息”入口,在完成注冊登錄操作后,選擇業務辦理,進入“家庭共濟”模塊,添加綁定親屬為家庭成員,即可將醫保個人賬戶金額劃轉到綁定的家庭成員醫保卡,共濟保障新機制有效放大了保障效能,保障功能持續增強,基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
據悉,太原市醫保經辦機構將持續提升醫療保障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全力解決醫保領域“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和參保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務實舉措回應群眾期盼需求,以亮點數據繪就百姓幸福曲線,書寫更有溫度、更有厚度、更有廣度的民生答卷。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