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電子書聽有聲書 閱讀方式多元 書香更加濃郁
太原新聞網 2025/04/21
地鐵上,有人戴著耳機,聽有聲書;書店里,有人手捧圖書,沉浸其中;還有人喜歡打開手機視頻,跟著博主的講解,深入了解一本書……記者采訪發現,愛讀書的人越來越多,而閱讀方式也緊跟時代,呈現出多元化特點。“打開方式”雖不同,卻都讓書香更濃。
讀電子書:攜帶方便
南內環街的一棟寫字樓里,趁著午休時間,市民劉娜點開手機上的讀書軟件,繼續閱讀一部長篇小說。她充了全年會員,可無限制閱讀各種暢銷書。每個月,她平均要讀完3本書。
“如果讀紙質書,中短篇好說,可以裝進包里。如果是厚重的長篇,隨身攜帶不方便。”劉娜表示,之所以選擇電子書,主要是圖方便,一部手機就能解決。
市民趙曦平時也閱讀電子書,并專門購買了電子書閱讀器。相比手機,屏幕變大,更護眼。“電子閱讀器挺輕薄,卻裝得下海量圖書。閱讀過程中可隨意標注。”她說,“讀電子書,成本也降低不少。比如最近在讀的一套散文集,紙質版需要50元,而電子版僅需7元。”
聽有聲書:不受限制
每天晚上,市民趙怡會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聽一聽有聲書。她白天的工作要一直盯著電腦,常感覺眼睛疲勞。用耳朵聽書,不費眼,同樣能感知書里的精彩。
最近,西中環西社區舉辦了一場好書分享會,有不少居民表示,平時喜歡聽書。居民張女士說:“工作、家務連軸轉,很少有時間捧書靜讀。3年前開始聽書,通勤路上、做飯洗衣時、睡覺前的碎片時間都能用上。她日均聽書2個小時,累計聽完30余本書,感覺很有成就感。
記者采訪發現,在地鐵、公交車上,戴著耳機的乘客不在少數。隨機詢問,有人聽歌,也有人聽書。在手機應用市場,喜馬拉雅、帆書、番茄暢聽等聽書軟件繁多,每一款的下載量都很大。
隨意打開一款軟件,聽單里不僅有原汁原味的圖書朗讀,也有聲情并茂的廣播劇。不受時間、地點、空間限制,“想聽就聽”的特點為閱讀提供了更多便利,逐漸成為閱讀新寵。
多元閱讀:互相補充
書桌前,市民劉琦打開電腦,通過一條視頻,深入了解一本書。書中的文字,被制作成了生動畫面,更加直觀易懂。
在數字時代,閱讀方式多種多樣,但鐘愛紙質書的仍大有人在。市民胡光輝喜歡讀紙質書,每周都要去市圖書館打卡。他說:“傳統書籍適合慢慢深讀,那種紙張摩挲的感覺,是獨一無二的。看到書里喜歡的內容,我習慣圈圈點點,記錄感受。多花點時間,從頭讀到尾,也磨煉耐心。”
81歲的程天,年輕時是中學語文老師,家里藏書眾多。他平時主要看紙質書,但在外出時也會讀電子書。老人說,不同的閱讀方式只是介質不同,應該相互補充。只要抽出時間,用心去讀,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能使人受益。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