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起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發揮優勢大步向前
太原新聞網 2022/03/24
一年之計在于春。
3月9日,忻州市與省電力公司、山西建設投資集團分別進行工作會談,并簽約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忻州片區能源寶精密裝備制造及能源寶應用示范項目;
3月11日,距忻州70公里的太原市與華陽集團舉行工作會談,就推進光儲網充、可降解塑料、氣凝膠產品集成應用等項目落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筑防火等方面的合作事宜進行交流,并部署項目、合作相關對接工作。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是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北引擎、緊密對接京津冀、服務雄安新區,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關鍵一招。省委、省政府高位謀劃推動,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協同太原、忻州兩市主動作為、密切配合,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強勢起步。
在這個葳蕤蓬勃的春天,一大批具有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的新興產業即將落地。地域相鄰、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的太原、忻州兩市,開始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緊鑼密鼓并肩出發,大步向前。
1
頂層設計錨定新方向
3月14日,為期一個月的“忻州雜糧走進雄安”展銷活動收官,忻州市100多家農業企業在市農業農村局的組織下,攜當地10個大類300余種特色農產品,擺開了一場雜糧“盛宴”。本次展銷活動銷售總額達1653萬元,其中線下銷售392萬元,線上銷售1261萬元;簽訂各類訂單合同91份,合同金額超2億元。
忻州雜糧能夠俏銷雄安新區,搭乘的正是雄忻高鐵即將開工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頂層規劃的東風。
去年12月31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實施范圍、目標定位和空間布局,并從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轉型發展產業新體系、打造太忻科創共同體、構建與京津冀聯動發展高地、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宜游區等8個方面,明確了31項重點任務。
該意見指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將以基礎設施為支撐,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產業園區為載體,以區域文化為紐帶,以轉型發展為動力,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帶動全省發展動能整體躍升。
強化進位意識,搶抓發展機遇。太原、忻州結合兩市實際,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編制過程協調、重大問題協商、成果互聯共享等機制,明確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產業方向和實現路徑,共同描繪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發展藍圖。
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統籌太原忻州兩市現有產業基礎和土地空間潛力,發揮比較優勢,深化產業分工合作。太原市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高端商務、現代金融、生物基、碳基、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忻州市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半導體新材料、特種金屬新材料等產業,構筑太原產業首腦—忻州落地承載的分工格局,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與合作共贏。
同時開展面向京津冀和雄安新區招商引資活動,培育承接產業轉移的特色園區。梳理制定產業鏈圖譜,完善企業對接機制,建立以鏈主企業牽頭、配套企業集中布局的區中園、園中園。重點推進雄忻高鐵、集大原鐵路、滹沱河供水等工程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推進兩市燃氣、供熱、電力、5G基站、光纜等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打造大盂產業新城、忻東新城,加快布局建設信創產業園、高端低碳智能裝備產業園。
2
創新引擎激發新動能
今年以來,為構建太忻科技創新共同體,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7個產業領域,太原市向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等9所高校、科研機構征集了上百項科技成果;忻州市簽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36個、高校科研平臺延伸基地9個。下一步將從中優選出一批科技成果,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實現落地轉化。
今年起,太原市將圍繞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重點加強跨區域市場化協同合作,構建太忻科技創新共同體,加快建設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及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太原樣板區。同時,實施人才政策互認互通,建設創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加強可持續發展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依托太原中北高新區,建設陽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承載基地,促進太忻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有效對接,推動太原優秀科技成果在忻州落地。
“太忻一體化建設為太原向北破題、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能級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剛剛結束的太原市兩會上,來自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的人大代表魏成文表示,太鋼將深度融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發展,圍繞太原新材料產業集群和千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等轉型發展產業新體系,突出抓好先進鋼鐵材料和高端碳纖維產業發展。
去年以來,忻州經濟開發區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努力實現從“0”到“1”的突破,以新松機器人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領軍現代企業強勢入駐;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36億元的山西同德科創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項目正式開工;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寶航重工有限公司海上法蘭七連跨3.9萬平方米廠房內的生產線正在緊張生產中……忻州市發揮資源優勢、鋁工業基礎優勢、焦化企業優勢,打造太忻國家級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裝備制造企業、法蘭鍛造企業與太原優勢產能互補,加快建設新松機器人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整體構建配套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產業鏈相對完整、規模效應明顯的產業集聚區,打造百億級半導體產業集群。推進風電、光伏產業規模化、基地化發展,謀劃推動抽水蓄能項目,打造新型綠色能源產業集群。
3
融合發展激發新活力
今年,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將謀劃建設重大工程項目485個,總投資達5337億元。重點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集成電路和半導體、新型綠色能源、專業化品質化高端化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旅康養、優質高效現代農業等7個方面的產業。
“服務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我們堅持‘兩聯一協同’,即太忻兩地博物館舉行聯展、促進兩地大景區聯動、加強考古前置協同等方面工作……”2月25日,在全省文物局長會議上,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作交流發言時表示,太原市文博機構將與忻州市文博機構密切合作,共畫文物合作“同心圓”,助力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3月15日,太原市與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工業硅+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簽約活動舉行。作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今年簽約的第一個投資過百億的大項目,該項目的落地將對太原市打造綠色能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起到引領帶動作用。
這一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創造“太原速度”的背后,是太原市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的體現。壓減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減少申報材料……太原市全面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多項改革舉措。
全方位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發展環境。今年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企業開辦極簡審批,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一網通、一窗辦、半日結、零成本”;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市場準入領域高頻事項告知承諾“全覆蓋”;提升涉企經營審批效能,供電、供暖等小型市政設施接入實行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服務;繼續擴大政務服務“不打烊”覆蓋面,實現更多便民利企事項自助辦理。
忻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開放合作融合,主動對接雄安新區,謀劃建設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基地,吸引京津冀開發區或產業園在該市設立分園,強化資本、技術、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轉移;深化對外經貿合作,開展“晉商忻商回歸”行動,實施“歸雁工程”。目前,該市正在起草形成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工程、項目、保護、創新、融資五張清單。擬定項目服務、金融服務、工作調度、考核評價、人才工作五項制度。特別是在金融服務方面,搶抓政策機遇,對標雄安新區、長三角先進地區的體制機制,按照市場邏輯謀事、挖掘資本力量干事,持續匯聚強大的發展動力。
掃描上面二維碼
手機看資訊
加入城市買房砍價群,實時討論購房熱點話題

獲取樓盤信息

進群聊房
- 相關閱讀

加入買房砍價群
- 討論購房話題
- 你問我答
- 專業講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熱點要聞